美國發動的政治經濟戰,正在破壞全球經濟秩序

2022年與2023年交替之際,世界經濟面臨巨大下行壓力,英國已經步入衰退,歐洲衰退幾成定局,美國經濟前景悲觀,中國則由于疫情危機而未能完成年初制定的經濟增長指標。

全球經濟下行,除了疫情危機和一般經濟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政治因素的干擾與破壞。俄烏沖突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了一系列嚴厲制裁,導致全球糧食和能源秩序大亂,供應鏈被迫重組,國際金融支付體系也面臨危機,統一的金融體系可能發生分裂。

更有甚者,美國置自身重要的經濟利益不顧,對中國進行經濟打壓。據統計,自2018年以來,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中國企業數量已從130家增至532家。從特朗普時代加征關稅以求貿易平衡的經濟戰行為,發展到拜登時代的政治經濟混合戰,諸如結盟政治、友岸外包、小院高墻等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相比于疫情干擾、貨幣超發、巨額債務、美元加息引發世界貨幣體系動蕩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美國發動的政治經濟戰,對世界經濟的破壞性更大。它直接導致市場主體預期喪失,經濟鏈條彼此脫鉤,世界經濟被迫向兩個體系、兩套規則方向慣性演進。

政治的資本主義與經濟的資本主義正在發生分離

當代世界秩序本質上是資本主義秩序,資本利益是這一秩序的核心?!岸稹敝竺绹鲗嫿ǖ氖澜缰刃?,為現代資本主義穩健運行提供了制度保障,避免了世界性沖突和戰爭帶來的資本主義體系性崩潰。尤其是冷戰結束以來,美式自由資本主義秩序達至巔峰,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利益最大化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政治制度保障。

然而當前,全球自由貿易規則遭到大幅度破壞,產業鏈供應鏈被迫重組,美國正以意識形態劃線的方式處理經濟貿易問題,資本利益也被政治秩序重組嚴重沖擊。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的政治秩序與經濟秩序之間產生了深刻的內在矛盾,已有的政治秩序不再保障資本主義的經濟秩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國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秩序開始發生混亂。美國人發現,他們一貫倡導的全球化等自由主義信條并不必然導致美國成為經濟利益上的受益方,或者導致美國內部的受益方與受損方嚴重不平衡,或者導致美國與歐洲、日本、中國的利益受損與受益嚴重不平衡。這使得美國對保障其經濟利益的現有政治秩序強烈不滿,并有動機對現有資本主義的政治秩序進行大幅度破壞。

一般情況下,資本主義的政治與經濟秩序應該合二為一,并相互提供保障,但它們之間也經常發生分離。當代世界最常見的分離現象,是民族國家為載體的資本主義與全球化為載體的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沖突。資本主義的運行規律之一,是資本與民族國家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盟,民族國家是資本對內對外擴張的重要保障,也是資本擴張的基本單位。但在全球化時代,跨國公司利益與母國利益日益脫離,金融科技資本主義與領土國家資本主義利益日益不一致,由此導致兩種資本主義(民族國家 vs. 全球資本)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并誘發改變現行資本主義政治秩序的沖動。

資本主義會不斷進行制度調適,以尋找資本順利增殖的良好土壤和環境。200多年來,資本主義通過民主政治、言論自由、公民社會等手段,逐步建立起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體制機制,使得資本主義愈發“文明”起來。今天,資本主義再次遭遇尖銳挑戰,既有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規則不再能夠保障資本主義的經濟利益,資本主義的秩序進入了新的紊亂期。

資本運動的不平衡性,是資本主義秩序發生內在矛盾沖突的根本原因

1870年前后,德國崛起,迅速打破了歐洲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平衡。1875~1896年,歐洲出現了第一次全局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各國在大蕭條中祭出重商主義與保護主義大旗,企業與國家合伙與對手國家競爭,破壞了世界市場的統一,并逐步推動資本主義國家間的軍備競賽,最后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20世紀70年代,德國和日本經濟在“二戰”后再度崛起,打破了美國建構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平衡。經歷了“二戰”后的黃金時代繁榮期之后,1975~1990年,西方再次遭遇了全局性的經濟危機,經濟增長停滯與通貨膨脹同時發生,噩夢長期不退,倒逼出里根-撒切爾式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若非冷戰獲勝的紅利超出預期,這一重大經濟危機恐怕難以消除。

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資本運動的不平衡性,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秩序發生內在矛盾沖突的根本原因。一般而言,新興資本強國的崛起,意味著資本主義體系內的積累率大幅增加,產能大幅擴張,生產明顯過剩,競爭會日益加劇,由此導致世界范圍內的平均利潤率逐漸降低,傳統資本強國在競爭下所獲經濟收益大不如前,既不足以維系本國內部的社會統治成本,也不足以維系世界范圍的霸權成本。資本主義的經濟秩序一旦發生改變,則資本主義的政治秩序也必然遭遇挑戰。

2008年后,兩大事件加劇了資本主義經濟秩序的失衡:一是全球金融危機,極大損害了美國、歐洲的經濟實力;二是中國崛起,再一次打破了資本主義世界秩序的內在平衡,由此引爆了現行資本主義政治秩序與經濟秩序的矛盾沖突。

人類社會的經濟秩序,一般服從于政治秩序。因為經濟秩序必須服務于主流社會階層的意志和利益,而這種意志和利益,通常由反映它的政治秩序來保障。資本主義秩序的建立,本質在于保證核心主流資本的利益。冷戰后自由資本主義政治秩序之所以不斷擴張,一方面在于它符合了信息革命等技術進步的趨勢,另一方面則在于它從根本上符合了跨國資本的利益。然而今天,由于資本主義經濟周期危機的不斷發生,以及中國經濟的崛起,自由資本主義秩序在相當程度上不再符合西方國家主要資本集團的利益,尤其不符合以民族國家為單位的資本階層的利益。因此,從西方內部興起了反全球化、反自由資本主義的浪潮。當代西方資本主義秩序正在發生紊亂,西方的政治力量正在著手摧毀此前由它們親手建立的自由主義經濟秩序?;靵y的最終結束,一定是當代世界占主導地位的政治力量重建新的政治經濟秩序,并從根本上使這一秩序符合主流社會階層的利益。

世界范圍的秩序混亂剛剛開始,其過程必然是觸目驚心甚至充滿血腥的圖景。為此,人們必須做好迎接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沖擊的準備。


—?2023年2月新刊目錄??—

編輯手記

世界政治的重組,正猛烈沖擊世界經濟秩序

《文化縱橫》編輯部

域外

中國占據新世紀汽車產業競爭制高點

陳俊廷

人工智能產業政策的歐盟方案

姜蘇玲

封面選題:大分裂中的世界經濟

2022年,世界經濟在2021年的復蘇之勢被掐斷,滑向新一輪危機的邊緣。世界經濟要想脫困,無疑需要團結、合作、互信的國際政治氛圍。然而,以俄烏沖突爆發為象征,國際政治的緊張乃至對抗狀態空前加劇。國際政治的變化趨勢,正與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的需要背道而馳。

“超級全球化”的終結——世界經濟協作危機何以發生

于春海、楊雯琦

“穿透迷霧”:烏克蘭危機與世界經濟的底層邏輯

盧周來

現代世界體系的“中國時刻”:歷史的回歸與變軌

嚴鵬

去全球化,還是全球化新安排?——2023年全球與中國經濟展望

曹遠征

歷史觀

???

傳統中國的體制容量與中國歷史連續性

李磊

近代以來中國的政-教關系與文化領導權

張翔

專題:21世紀社會主義

“參與式社會主義”的中國道路

黃宗智

正是中國的民眾參與傳統,才能協助我們真正認識和理解中國共產黨統治實質性的另一面,并由此看到另一種 “民主”的可能。

探索共同富裕的企業模式

封凱棟、陳俊廷

從根本上說,勞動者收益的持續增長,來源于經濟體及其企業的生產力與國際競爭力的持續提高。因此,符合共同富裕目標的企業模式,必須兼顧初次分配公平與保持乃至提高企業競爭力。

重新認識西方

婚姻家庭的“美國病”:個人主義、種族不平等與當代危機

王麗瓊

越來越少的婚姻、越來越多的同居家庭、較差的婚姻穩定性、普遍的非婚生育和父親缺失、不健康的家庭結構分布,所有的這些婚姻家庭事實都在顯示美國現今的婚姻家庭危機。

學術評論

中國歷史敘述中的民族政治——以“漢化”語義流變為例

馮乃希

國富論

打造“第三資產池”:戰略轉型期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空間

楊帥、董筱丹、溫鐵軍

面對國內國際風險挑戰,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再次進行逆周期甚至跨周期調節。但在當前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全面過剩的條件下,傳統基礎設施、房地產兩大“資產池”已無法吸納更多流動性,資本需要尋求更為健康的資產配置方式和更為安全的投資領域。

走出國有企業“內部人控制”的誤區——洛陽地區國企改革的啟示

李君然

“內部人控制”并不一定會損害企業治理,在外部干預合理且監管得當的情況下,有效的“內部人控制”甚至是企業績效表現良好的必要條件。

在民間

足球在加納:生存、榮耀與競爭

張沖

對加納人而言,足球的意義不僅僅與生存相關,足球比賽同時還是一種對榮耀的競爭,與當地的族群和政治有著緊密的聯系。


本文為《文化縱橫》2023年第1期(2月刊)新刊手記 ,歡迎個人分享,媒體轉載請聯系本公眾號。